新五丰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2024-04-23 11:05:04 来源:小九直播足球下载手机版

  2023年,受生猪养殖行业产能积极增长、饲料原料价格维持相对高位、生物安全防控外部环境复杂、市场消费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叠加,生猪市场行情持续底部震荡。在此背景下,公司一手抓锐意进取,一手抓安全运作,在产能扩张、性能提升、管理优化等方面均持续保持了发展劲头。

  报告期内,公司党建工作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强基赋能年”为主题,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聚焦主题教育任务,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组织读书班与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围绕“高水平发展”、“降本增效”等专题开展学习研讨。领导班子结合公司生产经营、重点任务目标,开展调查研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效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聚焦深层次地融合,夯实基层基础。注重把生产经营与基层党建相结合,持续深化“工匠传薪火”“书记联项目”“党员先锋行”活动,带动实现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加强与兄弟单位、行业先进交流学习,开展联学共建活动,以党建为桥梁,推进主题教育与生产经营工作深融互促。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产能有序扩张。报告期内,新五丰交付母猪场7个,新增母猪存栏规模5.16万头,交付肥猪场27个,新增年出栏肥猪产能69.46万头。高质量养殖产能的扩张加快,直接有效促进了公司存栏规模的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生猪出栏数320万头,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75%。

  报告期内,公司饲料自给能力明显地增强。东安新五丰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饲料厂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完成湖南网岭伍零贰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新增饲料年产能12万吨。此外,天心种业会同连山工业园区年产18万吨饲料厂项目和汉寿高新区年产24万吨饲料厂项目,已竣工并试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屠宰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屠宰产能方面,公司生猪屠宰板块湖南长株潭广联生猪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拥有每年单班70万头的生猪屠宰加工能力;年内宁远舜新屠宰冷链配送项目试运行,新增屠宰年产能50万头;在建郴州市苏仙区城北屠宰场项目,预计新增屠宰年产能85万头。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屠宰及热鲜白条业务,全面深耕大型肉菜批发商业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市场占有率增长和屠宰量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将精益思维融入企业管理中,通过对标管理、闭环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建立可持续改进机制,推动公司管理上的水准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养殖对标管理,提升生猪生产性能。报告期内,聚焦“把猪养好”这一重点,从生物安全、基础免疫、基础饲养管理、液态发酵料四个方面抓好猪群健康管理,并对标行业先进,及时研究解决养殖过程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把“三好三度”(“三好”指猪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三度”即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八大系统(猪舍供水、供电、供料、环控、视频监控、报警、粪污清理、数据管理)”“生物安全”(三区两道、四进四出、防四害)等方面工作落实落细;着重从基因、营养、健康、管理四个维度提升生猪生产性能,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优质高繁种猪加快后备猪更新,加强高产后备母猪培育,做好猪群健康管理,提升母猪利用率及仔猪成活率,慢慢地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稳妥有序进行高繁品种更新,建立完善的高产内循环后备母猪培育体系,逐步提升PSY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降本增效举措,降低养殖成本。报告期内,制定“以财务管理为主”的经营管理体系,深度开展成本过程管控;完善《育肥事业部分区核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分区批次核算考核,提升规模育肥大场饲养过程管理上的水准和生猪出栏成活率水平,持续降低育肥增重成本;优化育肥产能与母猪产能结构配比,并有效强化母猪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重点推进自产饲料的扩产提质,通过增产量、优生产、降费用、提效率、调配方等措施,2023年自产饲料产能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全年代加工量同比下降,大大降低了养殖板块整体饲料成本;开展饲料耗用治理,梳理优化育肥分阶段饲喂管理,从饲料计划源头上总量控制饲料申报,严格考核生产现场的饲料浪费现象,精确管理饲料耗用量。

  三是聚焦内部协同,降低采购成本。报告期内,综合利用大数据、集团内部协同等方式,降低大宗原料采购成本,推动饲料综合成本下降。在豆粕价格低位时及时锁价,积极寻找小麦、大麦、高粱、芽麦、糙米等原材料替代产品,作为主要原材料供应的补充来源。

  报告期内,公司港澳出口数量明显地增长。公司积极推动供港澳活猪养殖场注册工作,湖南营盘、耒阳兆丰、衡东鑫邦、衡南好多多实现供港澳出口生猪首次发车。公司充分的发挥港澳市场作用,抢抓港澳市场行情报价行情,实现业绩增效。2023年公司自有猪场生猪供港获得香港市场卖价冠军72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询价发行方式确定本次发行对象为20名投资者,发行价格为8.39元/股,发行数量为184,812,797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550,579,366.83元。扣除不含税的发行费用人民币22,930,456.99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527,648,909.84元,用于重组中相关税费、现金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标的公司项目建设等。通过此次发行募集的资金,除部分用于公司支付本次重组现金对价和补充流动资金外,天心种业5个募集资金项目获取了7.11亿元的建设资金,可进一步夯实种猪繁育体系,极大的提升新五丰生猪产业实力。这次发行后,新五丰总股本由10.76亿股增加至12.61亿股。现代农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共持有公司38.73%的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人兴湘集团、中湘资本合计持股44.60%。通过这次发行,为公司平稳度过行业周期底部储备了扩张和运营资金,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重点项目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工作。报告期内,加强产学研联动,实施国家级农业生物育种重点项目,深入推动优质猪配套系的选育;进行饲料营养研发技术,持续开展低蛋白氨基酸平衡营养研发技术与示范,饲料豆粕用量占比一下子就下降;积极开展芽麦、小麦、大麦等非常规饲料原料的替代研究与深度应用,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参数和饲喂阶段,降低养殖饲料成本;实践液态发酵饲喂工艺模式,建设全液态智能发酵饲喂示范猪场,并在多个育肥场应用,解决困扰养猪生产的猪群健康和臭气环保问题;制定除臭设备、技术方案标准书,为旧猪场改造、新猪场验收在环控和除臭方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通过东安饲料厂新工艺、智能化生产探索,提升饲料生产智能化水平。报告期内,申报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项,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项,申请猪舍除臭装置、猪舍料槽清理器、猪舍清粪装置、检测猪PCV2和PCV3的双重荧光PCR试剂盒共4项专利并取得授权,累计获得专利十余项。

  报告期内,公司依照“进防输入、出防交叉、内防扩散”的防控思路,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面对严峻复杂的疫病防疫形势,公司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全体员工凝心聚力投入疾病防控工作。报告期内,湖南天心种业有限公司(攸县)、新化县久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强化安全责任基础,与各部门、生产单位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环保专题督察,加大环保技改投入,安全环保运行进一步加强。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风险防范及合规管理工作,一方面根据农业集团制定的《风控合规管理制度(试行)》,结合上市公司监督管理要求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新五丰《风控合规管理制度(试行)》;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资金统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等举措,降低财务风险。

  (7)环保要求趋严。随着修订后的环保法自2015年1月1日施行,畜禽养殖业逐渐进入环保高压期。后非瘟时代,养殖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养猪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2022年8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湖南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定》,提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从源头控制,采取合适的技术对畜禽养殖粪污进行处理,并通过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式提高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率。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近两年,各地加大了对畜禽养殖环保督查和处罚力度。

  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商务部市场应急保供骨干企业之一。公司一直从事供港澳活大猪业务,具有六十二年供应港澳活大猪历史的品牌优势,是内地口岸公司中主要的活猪出口商之一,是湖南省生猪出栏规模居前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2021年7月,公司被评为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为全国获评企业中仅有的两家涉农省属国企之一,湖南唯一获评的省属国企。2022年1月,公司智慧养猪项目被评为湖南省“5G典型应用场景”。2022年3月,公司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2022年6月,公司入选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22年8月,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2023年在农业集团的牵头下联合国内头部科研院所和种猪企业共同申报并实施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深入推进优质猪配套系的选育。公司子公司天心种业专业从事生猪育种及种猪生产,天心种业种猪产品在客户心中享有一定的美誉度,并在湖南省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天心”牌种猪还荣获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品牌猪”称号。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肉品销售、饲料加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生猪、肉品和饲料。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供港澳生猪业务,是国内活大猪主要出口商之一。经多年发展,公司已建立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及肉品加工、冷链物流、生猪交易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生猪、肉品和饲料等层次丰富的产品结构,并实现生猪产品在内地和港澳两个市场优化配置。

  作为国有控股的以生猪养殖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致力于建设“安全、营养、高效、优质、低耗、绿色和生态”的生猪产业体系。公司以生猪养殖为基础,建立了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及肉品加工、冷链物流、生猪交易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布局,通过构建高效的整体运营体系,实现对产业链中各环节产品质量的控制、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拥有生猪(种猪、仔猪及商品猪)、鲜肉、冻肉等生猪产业链上的多样化产品种类以及生猪出口、内销、鲜肉商超专柜、电话及线上订购等丰富的多层次产品销售渠道。

  公司的生猪饲养包括自养模式和“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代养模式两种。公司生猪自养通过自有猪场和租赁猪场形式实行自繁自养、集约化的养殖经营。其中以租赁标准化、新工艺母猪场和育肥场从事养殖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主要模式。同时,公司注重对落后产能予以淘汰或提质改造,不断提升自有猪场的工艺水平。“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代养模式中公司负责提供仔猪、饲料、疫苗、兽药、技术指导及合格商品猪的回收、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合作农户负责提供符合公司要求的猪舍及饲养工具,并按规程进行猪的饲养管理、消毒防疫等工作。公司与合作农户的合作是委托养殖行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公司主要承担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合作农户主要承担饲养过程中的风险。公司持有天心种业100.00%的股权后,进一步强化了种猪繁育的核心竞争力,生猪全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至种猪的自繁自养,并增加种猪、仔猪、商品猪的产品规模。

  2015年,公司投产运营湖南长株潭广联生猪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广联公司拥有每年单班70万头的生猪屠宰加工能力和4万吨的冷库储藏能力,屠宰分割并加工成白条、鲜肉或冻品后对外销售。

  2020年,公司与宁远县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湖南舜新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宁远舜新屠宰冷链配送项目,项目生产规模为年屠宰生猪50万头,物流冷库4,000吨。报告期内,湖南舜新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冷链物流配送项目屠宰线年,公司出资设立湖南双新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郴州市苏仙区城北屠宰场搬迁提质扩容项目,项目生产规模为年屠宰生猪85万头,物流冷库5,000吨。该项目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预计2024年投产。

  公司饲料生产包括公司自主生产和代加工生产。公司饲料自主生产由生物科技分公司、动物营养分公司、生物饲料衡阳分公司、生物饲料衡阳蒸湘分公司、东安新五丰、网岭伍零贰负责,产能规模近80万吨。其中,生物科技分公司生产复合预混合饲料,动物营养分公司、生物饲料衡阳分公司、生物饲料衡阳蒸湘分公司、东安新五丰、网岭伍零贰生产全价配合饲料。报告期内,天心种业会同连山工业园区年产18万吨生猪全价饲料厂项目以及汉寿高新区年产24万吨饲料厂项目陆续竣工,新增饲料年产能42万吨。

  公司生猪销售包括出口和内销两大部分,生猪出口香港主要通过香港五丰行有限公司、广南行有限公司、香港农业专区有限公司代理采取公开竞价拍卖进行销售,生猪出口澳门主要通过澳门南光贸易有限公司代理采取定价销售进行销售;生猪内销则是由公司根据生猪出栏及市场情况销售给下游生猪贸易商户、屠宰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生猪批发市场。生猪内销包括商品猪、仔猪、种猪为主,客户主要通过公司生猪销售信息平台网上报价的方式进行销售;或者销售人员通过参加各地市各类型的产品展销会、同行业技术交流会、广告媒体、网上宣传、直接进入一线市场拜访客户、会议获取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还有部分是客户通过公司品牌宣传、客户口碑、已有客户介绍、网站杂志等方式与公司联系成交。具体销售模式如下:

  ①种猪销售:种猪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进行销售。种猪的主要客户为全国大、中、小型养猪企业。

  ②仔猪销售:仔猪销售主要根据公司每周指导价进行销售。主要销售范围在湖南及其周边省份。仔猪的主要客户为大型养猪集团为主。

  ③商品猪销售:商品猪主要采用竞价销售模式。商品猪行情波动较快,为达到效益最大化,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采用客户开户竞价模式。商品猪的主要客户为各地屠宰场、中间商等。

  鲜肉销售主要是公司通过优鲜食品、广联公司、广东新五丰以商超专柜、机构客户、社区专卖店、电话及线上订购以及销售肉产品深加工企业等渠道向终端消费者提供鲜肉产品。公司聚焦屠宰及热鲜白条业务,全面深耕大型肉菜批发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冻肉业务主要是冻肉自营和参与国家冻肉收储。

  饲料则主要是生产自用(包括自养和代养)和对外销售,公司饲料业务主要服务于公司生猪养殖,对外销售量小,网岭伍零贰主要外销猪饲料、鱼饲料、禽饲料,对外销售的客户主要包括饲料经销商和下游养殖场。

  公司已形成从上游原料采购、饲料生产、种猪育种,到终端生猪养殖及下游屠宰加工、肉品商超及宅配销售、生猪及鲜活、冷冻猪肉制品市场交易、冷链物流等集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具有较强的产业整合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公司按照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标准要求从事生猪养殖,具有六十二年供应港澳活大猪历史的品牌优势,建立了从生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规范化可溯源安全保障体系。

  1、股东优势:公司为湖南省国资委下辖的唯一以生猪产业为主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22年7月,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农业集团成立,农业集团是由控股股东现代农业集团和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国有大型农业企业,承担了全省粮油肉收储的功能性任务。农业集团的成立,进一步明晰了公司的战略定位,助推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

  2、行业地位优势: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肉类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理事单位、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湘潭综合试验站站长单位、湖南省报关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供港澳活大猪业务,是内地口岸公司中主要的活猪出口商之一,是湖南省生猪出栏规模居前的生猪养殖企业。公司近两年来养殖规模保持较快增速,2022年-2023年,公司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83万头、320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22.32%、75%,是行业内增速较快的养殖企业之一。

  公司子公司天心种业为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站长单位,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天心种业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天心”牌种猪荣获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品牌猪”称号,天心种业原种猪场成为湖南省首批动物疫病净化场。

  3、全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饲料原料收储、生产加工、生猪(种猪、仔猪、商品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肉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在生猪价格低迷时,能够利用其屠宰、冷库、交易市场等环节调整产品结构,形成生猪(种猪、仔猪、商品猪)、白条、猪肉产品、冻肉等多品类产品,缓冲生猪价格大幅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持有天心种业100.00%的股权后,进一步强化了种猪繁育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在育种技术的提升、饲养效率的提高、生猪性能的改良、种猪猪源的保障、生猪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均得以优化。

  4、市场品牌优势:公司拥有内销和外销两个市场,生猪质量在市场上口碑良好,具有六十二年供应港澳活大猪历史的品牌优势,可采取多渠道销售策略,实现生猪产品在内地、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市场优化配置,从而对冲生猪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影响。“天心牌”种猪有近二十年历史,可为市场提供优质种猪。

  5、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优势: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公司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一方面,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自身经营特点和所处环境,构建了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方针部署落实落地,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财务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员工民主监督等各类监督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以规范的制度和流程设计来制约权力运行,注重公职人员的廉洁风险点排查,聚焦重大资金使用、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生物安全防疫、大宗原料采购、仔猪贸易、生猪销售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开展精准、专项监督检查,实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战略管控体系。合理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来锻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创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形态,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效能和经营效益。

  6、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精简高效的专业经营人才团队,并匹配了较为合理的梯队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具有较丰富的生猪养殖及产业经营经验。

  为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经营管理举措,加快推进人才引进,持续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1)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组织运行效率。报告期内,完成公司第六届董监事会及管理层换届选举。报告期内,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精简为“2个事业部、14个职能部门”,共精简5个机构,并梳理完成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人才引进,储备发展生力军。报告期内,扩大校园招聘区域范围,除深耕省内校园招聘外,重点扩展了云南、贵州、重庆等区域高校招聘,全年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中本科及以上层次毕业生占比提升。报告期内,优化员工年龄结构,夯实培训基础,持续提升员工素质队伍;引进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公司现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较上年增加。

  (3)优化薪酬及考核方案,激发员工内生动力。报告期内,制定、优化薪酬考核方案十余项,优化养殖板块、肉品板块、饲料板块经理室月度考核,强化关键性能指标、成本管控、劳动生产率等考核,养殖板块增加高压线考核及创新考核奖励,形成“定目标、干事业、拿激励”的良性循环,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工作热情,切实体现奖优罚劣。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养殖管理,将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和举措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护航“质”的提升和“效”的增长。完善《分区核算管理制度》,坚持“单一来源、分区核算、批次生产”十二字方针,分批次结算考核,形成了成本管控与收入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产生了一批增重成本下降明显的优秀场、性能指标突出的标杆场,在全面提升规模育肥大场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了员工收入水平,充分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4)为适应因公司高质量产能扩张带来的人才需求,公司进行积极有效部署,通过员工带培、场长互助、总部对联、专项培训等模式做好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平稳度过生产经营的关键节点。报告期内,推动实施养殖事业部师带徒培养模式,制定《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师徒制管理办法》,落实师带徒制度;制定新员工从饲养员到场长的各受训阶段的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人才团队建设,围绕实际生产业务,挑选内部优秀人员担任授课讲师,打造属于自己的人才品牌训练项目“养猪训练营”;组织开展湖南新五丰第一届总部员工微课录制大赛,为公司生产出一批优质的知识内容,为今后各类培训提供基础材料。

  7、生物安全优势:一是标准化智能化养殖模式优势。公司加大落后产能的标准化改造,智能化新工艺母猪场和育肥场建设,提升公司养殖设施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公司会同高校、设计院和设备服务商的技术力量,制定了不同规模条件下智能化母猪场和育肥场的工艺模式,大大提升了公司养殖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推进猪场视频监控系统提质增效,制定猪场视频监控建设白皮书,规范建设覆盖标准。

  二是“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模式的升级优化。公司较好地规范了“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的模式,淘汰生物安全不完善的传统工艺小型猪场,提升规模较大农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硬件建设,将其生物安全体系和非瘟检测体系建设、参照自有猪场标准予以管理,做到了生物安全管控全覆盖。

  三是构建完善公司养殖板块生物安全体系。充分利用湖南区域丘陵山地屏障优势,从新建猪场选址、生物安全工艺设计、分点饲养、仔猪专业育肥、区域内产业分散与配套有机结合布局、减少猪群调运防止交叉感染等方面做好了顶层设计。全面提升全员预防非洲猪瘟的思想意识,要求全员对公司制定并下发的《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组织培训和考试,做到防疫知识应知应会、入心入脑,并不断加大对非洲猪瘟防疫设施设备等硬件投入,设置防疫补贴及防疫奖。通过建立严格的“三区两道”(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净道、污道)、“四进四出”(人员、物资、车辆和猪的进入,仔猪、淘汰猪、病死猪和废弃物的流出)、“防四害”(鸟、鼠、蚊、蝇)等分级分区消毒防疫管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阻断病毒侵入,构建内外部预警生物安全体系,形成了生产环节的总体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公司高度重视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设置了专门的防疫检测机构和监察督导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的方针和“100-1=0”防疫理念,确保了各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落地、落细。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进防输入、出防交叉、内防扩散”的防控思路,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明确生物安全考核机制,将防疫对联点检查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二是优化防疫联系点制度,强化督查巡查效果;三是优化检测实验设施设备和方法,疾病诊断精准及时;四是强化猪舍三度(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调控,优化猪群生长环境,提升猪群健康度;五是强化非瘟检测力度,明确将出入场“人车物猪”、污水处理区域作为必检项跟踪考核;六是开展专项督查工作,成立防非督查专项小组,针对各场防非管理开展对点巡查,通过督查、自查、抽查,回头看等方式,坚决打赢非瘟防疫战。

  8、资金优势:公司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除自有一定量的货币资金外,还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通过直接融资手段满足公司发展所需资金,继2021年10月完成10.2999亿元募集资金后,2023年6月20日,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5.5亿元;也可通过间接融资手段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公司获得了多家银行的信用授信支持,截至目前,公司授信额度有50多亿元。

  9、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一贯注重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工作,积极与中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生猪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全面实施全基因组选育技术,提升选育效率;参与实施农业农村部华系高繁品系选育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国内头部企业,共同选育具有国内特色的华系高繁母猪品系;在农业集团的牵头下联合国内头部科研院所和种猪企业共同申报并实施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深入推进优质猪配套系的选育。报告期内,通过精准营养、菌酶协同发酵和液态饲喂技术,提升猪群健康,降低生产成本;实践液态发酵饲喂工艺模式,建设全液态智能发酵饲喂示范猪场,并在多个育肥场应用,解决困扰养猪生产的臭气环保问题。积极开展大麦、小麦、芽麦等非常规饲料原料利用技术研发和利用,优化生产工艺参数和饲喂阶段,降低饲料成本;开展低蛋白氨基酸平衡营养技术研发与示范,降低饲料中粗蛋白水平,减少豆粕使用量和降低饲料成本。

  制定除臭设备、技术方案标准书,为旧猪场场改造、新猪场验收在环控和除臭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报告期内,申报科技计划项目5项,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项,获得专利授权4项。经过多年规模养殖生产实践,公司围绕生猪产业的“安全、营养、高效、优质、智能、低耗、绿色和生态”等进行关键痛点攻关,在养殖板块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成果和推广经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依据育种体系、疫病防治体系以及“分阶段、流程化、标准化”养殖的要求创新性地设计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猪养殖流程,并设计了不同功能的养殖场、猪舍与代次养殖流程相对应。公司核心群从美国引进曾祖代原种,通过不同功能养殖场之间的统一协作和管理,建立了从纯种猪、二元种猪到三元猪的养殖链,通过建立育种体系持续开展种猪选育工作,不断改良猪群的遗传性能,奠定了天心种业在种猪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拥有专业的育种团队,能够对进入核心群的种猪执行严格的选留标准,对进入曾祖代、祖代核心种猪群的母猪执行严格的选留标准,以确保公司核心种猪群优良基因库性能的保持和提升。

  公司不断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赋能以提升整体生产经营效率。加大信息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公司通过探索信息化体系建设为全产业链数字化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已建立集OA办公、人力资源、视频监控、财务核算、供应链、成本核算等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并新上线资金管理系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通过智慧养殖、智慧饲料厂试点,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10、产品质量安全优势:拥有六十二年供港澳活猪生产出口优势,参照欧盟生猪养殖管理标准,构建了规范化产品标准体系、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无公害控制体系、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标准注册猪场体系以及GAP等认证体系的五大核心质量保障体系。公司肉品采用来自供港澳生猪养殖标准的猪源,从原料、饲料、养殖、屠宰、分割、包装、冷链、配送、销售全程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无公害控制。

  11、产业协同优势:公司建立了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及肉品加工、冷链物流、生猪交易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公司完成与天心种业的并购后,进一步延伸了公司产业链,增强了公司育种研发能力和种猪环节核心竞争力。

  天心种业专业从事生猪育种及种猪生产,是新五丰商品猪生产销售的上游,双方在生猪育种、种猪和商品猪生产、饲料采购、工艺流程优化、产品销售渠道、客户维护与拓展等方面将产生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天心种业通过核心育种群的持续选育,为生猪产业提供优良的种猪品种。天心种业持续投入种猪育种研发,以大白、长白为基础,引入高繁殖力基因,应用BLUP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持续优化种猪品种的繁殖性能、哺乳能力、生长速度。经过多年的基因育种工作,天心种业推出了优质性能的种猪品种。

  十四五期间,公司根据战略发展要求,步入发展快车道。2022年和2023年公司持续进行产能扩张和优化,生猪出栏增速分别达到122%、75%。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种猪质量、提高养殖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公司未来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公司充分发挥与天心种业的协同效应,向天心种业采购繁殖性能优异、生长速度领先的高质量种猪,进行存栏母猪的更新优化和新增母猪产能的扩张,满足公司产能扩张、提质增效、提升生产性能的要求。

  1、生猪出口:报告期完成生猪出口销售收入13,413.6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7%。报告期出口6.18万头,较上年同期增加1.38万头,增加28.75%,其中自有猪场出口6.18万头,较上年同期增加2.01万头,增加48.20%。出口收入下降的原因由于出口生猪价格下降,导致收入下降。

  2、生猪内销:报告期完成国内销售收入362,083.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52%,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生猪出栏规模同比增长,导致收入增加。

  3、饲料销售:报告期内公司饲料厂生产饲料613,722.82吨,供自有猪场饲料574,119.97吨,外销饲料(含禽类、鱼类饲料)34,126.90吨,外销较上年同期增加7,382.66%,完成销售收入13,671.42万元,收入与上年同期比增加81.50%;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自建的东安饲料厂投入使用,收购现代农业集团持有的网岭伍零贰100%股权,外销量增加。

  4、贸易及其他:报告期完成销售收入53,936.7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02%。销售收入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报告原料贸易的销售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

  5、鲜肉业务:报告期完成销售收入24,289.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64%,主要原因是鲜肉销售价格下降。

  6、冻肉业务:报告期实现销售收入27,036.2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09%。主要原因是销售数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

  7、屠宰冷藏业务:报告期实现销售收入68,035.9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下降,导致收入减少。

  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规范和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提高我国畜牧业现代化水平,保障农产品供给,在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发布的“一号文件”中,都对畜牧业的发展方针和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措施做出了重要部署,其中:2019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2019年12月1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

  2020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将生猪产业专门列项,要求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同时,为贯彻落实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有关部署,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增加市场优质猪肉产品供给。201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从行政推动、产能恢复、体系构建、保障措施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的政策措施。

  2022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将“保护生猪基础产能”目标调整为“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并首度提出要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并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

  2023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稳定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和“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

  作为规模化养殖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将受惠于产业政策的支持,获得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从事生猪养殖的主体长期以进行育肥养殖的散户为主,整个行业规模化程度依然较低。但近年来规模化养殖获得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化集中度在持续提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产业发展水平在逆境中提升,预计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8%,比2022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2023年12月29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湖南省稳定生猪生产做强生猪产业的十条措施》,文件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率提升到78%。

  非洲猪瘟疫病加速了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的进程。大型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好的生物安全水平,通过在非洲猪瘟综合防疫方面取得成效,硬件不断升级,智能化养殖工艺和技术加速推广,养殖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生猪产业周期性特征明显,为了增强企业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控制产品原材料质量以及保障产品食品安全等目的,近年来生猪产业中的大型企业通过自建产能、合作建设和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寻求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受非洲猪瘟疫病的影响及分区防疫方案的实施,我国生猪产业传统的产销区流通格局将会调整,区域间生猪调运受到影响,各个区域内将保障区域自给能力,比如南方主销区将鼓励适度恢复生猪产能。因此各大型企业在核心区域内发展育、

  从防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防疫的要求出发,生猪养殖行业企业的区域分布布局和产业链布局将发生改变,生猪生产流通方式将进一步优化,实现“运猪”向“运肉”的转变,屠宰产能布局调整,现代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最大限度减少生猪长途调运。

  近年来“智能养猪”、“福利化养殖”、“互联网养猪”等理念的提出和兴起,我国生猪养殖业正不断的掀起技术和产业升级浪潮。而养殖企业对非洲猪瘟疫病的防疫倒逼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加速推广,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与猪的接触,提高养殖效率。未来生猪产业养殖设备和工艺的发展将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环保化为出发点,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保障生物安全、降低劳动力投入和环境污染、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助推生猪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单一以粮食和猪肉为主的饮食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肉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搭配。

  2023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较2022年增加414万吨,其中猪肉供应创下2014年来的新高,全年猪肉产量占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的比重为60.10%,较2014年高点下降了6个多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和可追溯体系仍然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买猪肉产品的重要因素,同时非瘟疫病的发展也使消费者更加谨慎的对待猪肉消费,这使得未来生猪行业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及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绝对保障生猪产业的质量和安全。

  (2)报告期内,因猪场统计口径变化,一、二期合并计算,共涉及23个母猪场,母猪场数量调减12个;涉及8个肥猪场,肥猪场数量调减4个;

  (3)报告期内,因猪场退租以及栏舍规模调整等原因,共涉及4个母猪场,调减母猪产能0.69万头;涉及15个肥猪场,调减肥猪产能4.30万头。

  2024年公司猪场新增产能,将根据前期与业主方签约情况、业主方建设进度和公司正式验收等因素综合确定。

  按照“做实湖南及湖南周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着力推进生猪扩产,着力推进降本增效,落实“规模+效益”向“效益+规模”逐渐转变。践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高质量发展生猪产业。在推动湖南由生猪养殖大省向养殖强省跨越的进程中担当“领头雁”的角色,不断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产业链。为生产者提供高质量的种猪、生猪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猪肉系列食品,全力打造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猪产业,为推动全省现代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做好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统筹安全与发展,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抢抓先机、主动作为、合力攻坚,力争各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当好主力军,展现新作为,擘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党建基础、打造文化体系、建设清廉国企,一以贯之强党建,凝聚强大合力。

  (2)优化产能结构、提升性能指标、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销售创效,千方百计控成本,提高创效能力。

  (3)优化组织运行体系、优化流程结构、强化绩效考核、加大人才支撑,持之以恒优治理,激发内生动力。

  (4)推动经营理念创新、科学技术创新、资本市场创新、协同创新、战略手段创新,驰而不息勇创新,释放增长潜力。

  (5)坚持抓生物安全防控、抓生产安全责任、抓环保安全措施、统筹配置资金资源,严抓细管保安全,增强工作定力。

  生猪在规模养殖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一般将导致10%左右的死亡,即全程成活率一般为90%左右。公司需防范并控制的生猪疾病风险主要分两类,一是自有猪场在养殖过程中或在运输过程中生猪发生疾病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二是生猪养殖行业爆发大规模疫病或出现安全事件给公司带来的风险。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爆发的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猪场防疫、生猪调运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公司具有完善的疫病防疫体系和能力,但若公司周边地区或自身疫病发生频繁,或者公司疫病防疫体系执行不力,公司将面临生猪发生疫病所引致产量下降、扩张速度不及预期、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的风险。由于生猪疾病的复杂化、严重化,对养殖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面临较大的防疫压力。

  公司具有完善的防疫体系和能力,应对生猪疫病的风险,公司将加大疫病监控的力度,做到“三严格”:严格隔离、严格监测、严格消毒。公司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全员责任状,明确防疫责任,加强全员防疫知识学习,提升防疫意识,完善各环节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将防疫考核指标列入绩效目标,同时坚持防疫投资优先原则,严格执行“100-1=0”的防疫理念,通过精细饲养管理、采取部分清群、分胎次饲养、多点式饲养和发展“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养殖模式,降低规模养殖饲养密度,减少猪叉感染机率,将疫病带来的损失控制到最低。

  公司按照“进防输入、出防交叉、内防扩散”的防控思路,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疫措施,进一步抓好“三区两道”、“四进四出”、“防四害”等防疫关键环节的生物安全管理,抵御外界病原侵入,防止交叉感染,阻断病毒传播。在前期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基础上继续主动排查防疫漏洞,迅速调整完善,并及时整改落实到位。一是各养殖单位积极开展防范非洲猪瘟风险点的严密排查,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将整改落实情况实行销号制管理;二是完善非洲猪瘟防疫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三是进一步全面提升全员对非洲猪瘟的防疫思想意识,要求全员对公司制定并下发的《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做到应知应会;四是通过设置防疫补贴及防疫奖,激励员工认真做好非瘟防疫工作;五是每周组织召开非洲猪瘟防疫视频会议进行防疫工作布置,认真分析防疫形势和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查漏补缺、总结经验,降低防疫风险;六是强化猪舍三度(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调控,优化猪群生长环境,提升猪群健康度;七是优化检测实验设施设备和方法,疾病诊断精准及时;八是强化非瘟检测力度,明确将出入场“人车物猪”、污水处理区域作为必检项跟踪考核;九是进一步做好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流通环节的防疫工作,广联公司严格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通过对生猪来源的溯源管理、生产线定期彻底消毒,有效降低了生猪屠宰以及生猪产品流通环节的防疫风险;十是公司推进实施防非风险共担机制,公司管理人员和养殖板块所有员工参与其中。公司行管、技管人员与猪场建立联系点共担机制,层层压实防非工作责任,实行全员“防非”责任共担,并将防疫对联点检查纳入月度绩效考核。

  生猪养殖为公司的主营业务,生猪价格出现快速下跌或大幅波动等情形,将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风险。

  公司坚持内销和外销两个市场并举,采取多渠道、多品种(种猪、仔猪及商品猪、鲜肉、冻肉等生猪产业链上的多样化产品种类)的销售策略,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在稳定港澳出口的同时大力开拓内销市场;持续开展养殖技术、管理创新,降低成本;积极推进区域全产业链新项目的建设,优化区域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与湖南相结合,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抗风险、稳经营的核心生产力,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公司充分利用生猪全产业链的优势,通过屠宰、冷库、交易市场等环节调整产品结构。公司将通过以上措施尽量对冲生猪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影响。

  公司生猪养殖的成本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比重最大。公司养殖的饲料主要来源于自产饲料,玉米、豆粕为公司饲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上述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公司养殖成本的影响较大。

  加强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的规划,采取总部集团采购,通过采购平台竞价的方式获取相对低价;发挥产区原料价格优势,采取提早在产地收储或提前锁定高粱、大麦等能量类原料的方式,合理把握采购价格及品质;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生产性分子公司所在地域农产品资源,就地就近采购;豆粕采用基差合同方式,在低位时及时锁价,有效应对上涨风险;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小麦、大麦、高粱等原材料替代产品,形成主要原材料供应补充来源;通过精准营养和动态营养配方技术,合理调整饲料结构和营养水平,控制生产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减少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生猪饲养过程中会产生猪粪及用于各类猪舍清洁消毒与冲洗栏舍粪便排出的废水等。目前公司已按要求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相关排放符合国家现有的规定和标准。但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公司养殖规模的扩张,公司环保管理难度逐渐增加,需支付更高的环保投入及运行费用,将提高公司生产成本。部分猪场面临环保改造,可能短期影响出栏量。

  公司本着“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公司环保安全管控水平,降低环保运营风险。加大在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完善环保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猪场取得环保资质文件齐备,满足各项环保要求,合规运营。公司实践液态发酵饲喂工艺模式,建设全液态智能发酵饲喂示范猪场,并在多个育肥场应用,解决困扰养猪生产的臭气环保问题。另外,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强环境的专项管理,根据真实的情况,不断增加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检测、评估设备,加大环保培训和监督力度,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并探索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质量环保安全部,负责公司质量体系建设、全面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环保管理等工作。有效预防和管控质量、环保及各类生产安全风险。

  受非洲猪瘟疫病影响,国家出台防疫系列政策。其中调运限制等政策在有效防范非洲猪瘟疫病的同时,将对生猪企业的出栏销售和规模扩张带来一定影响。

  公司将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和政策变化情况,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和发展思路,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通过调整配方、延长出栏时间,在产区开展代宰等措施,尽力减少产区低价影响。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统筹安排好引种和生产衔接工作。同时将在核心区域内发展育、繁、养、宰、销的产业链闭环作为重点发展策略,做好规模扩张的相关配套准备工作。

  报告期内,租赁养猪场是公司扩大养殖规模的重要途径。公司租赁猪场时均与出租方签署了长期租赁协议,并就租赁经营的稳定性、所租赁猪场的合规性约定了保护性条款,较长的租赁期及保护条款确保了公司租赁经营的稳定性和合规性。但如果未来出租方不能严格履约,或因猪场合规性出现瑕疵,将可能导致公司不能继续经营原猪场,造成养殖中断、养殖成本增加等损失,进而可能对公司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1)公司在项目开发前期将对项目合作方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合作方的背景,并对合作方的资金实力做综合评估,确定合作方能够在预定时间内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养猪场建设,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完善猪场相关政策以及租赁协议条款,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增加违约成本,降低合作方违约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2)加强公司在猪场项目手续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审核监督职责,一是签约前对出租方提供的材料审核,审核材料的合法合规性、审核材料的真实有效性;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接猪场项目,跟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照政府机关的批复要求建设;三是针对猪场的建设标准,例如环评标准,要求猪场投资方按照高标准建设,减少后期因标准升级而导致猪场不能继续运营的情况发生。

  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若资金供给不足,将给公司快速扩规模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低迷,生猪价格下行,公司连续亏损,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压力。且当前融资政策在逐步收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提到,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公司大力实施降本增效举措,通过加强养殖对标管理、深度开展成本过程管控、聚焦内部协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举措,逐步提升生猪生产性能,实现养殖成本和采购成本的下降。公司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除自有一定量资金外,还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通过直接融资手段满足公司发展所需资金,2023年6月20日,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5.5亿元;也可通过间接融资手段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公司获得了多家银行的信用授信支持。此外,进一步做好资金安全管理,强化公司各级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果,谨慎对外投资,优先规划饲料扩产能、屠宰优布局,确保对外投资高质高效。

  近年来,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对公司内部控制、员工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若公司相关内部管控、人才结构、人员配给无法匹配规模扩张步伐,将会对公司的经营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使公司面临一定管理风险。

  公司将持续加大内控管理力度,发挥各部门协同效力,在人才招聘、现金管理、成本管控、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完善与细化,结合行业特征及企业经营实际,降低快速发展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产能迅速扩张,管理规模及公司人员的增多使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面临一定的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将严格按照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整体运行零隐患、生产设备零缺陷、运营组织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强公司安全生产预防治理能力,提高全体员工的深刻认识,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游戏板块估值已经回归至较低水平 机构关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科技落地景气度上升(附概念股)

  已有23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44亿股,占流通A股68.04%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69元。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但多数机构认为该股有长期投资价值。

  限售解禁:解禁2.443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19.37%,股份类型: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524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12.08%,股份类型: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