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4-30 22:06:13 来源:厂区环境
2016/12/30 10:29:33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字体:】【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饲料行业具有较强的后周期特征,养殖行业存栏变化是饲料销量变化的先行指标,两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目前饲料销量利好面为养殖产能去化程度较高,未来有大面积上涨空间,利空面主要为规模化程度逐步的提升,一方面使生猪存栏恢复较为缓慢,另一方面规模养殖场通常具备饲料自配能力,使得养殖规模化进展抑制饲料需求,促使饲料企业面临更加大的竞争压力,需要降低价格或提供优质服务争夺对养殖服务的品质有较高需求的中小规模养殖企业,这将极大利好有产业链延伸选择的行业龙头。综合看来,仍然认为未来随着存栏逐步恢复将带动饲料销量逐渐提升,同时看好提供综合饲料产品、具备优质服务并具有外延扩张预期的行业龙头企业。
猪饲料原料主要由玉米和豆粕构成,两者合计占比 80%左右(玉米 60%;豆粕 20%)。国内玉米对外依存度较低,进口占消费比例约为 1%,而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占比高达 86%,因此玉米和大豆长期价格趋势主要分别受国内玉米收储政策及美豆丰产预期影响,两者整体情况供大于求,价格有长期下行预期,饲料盈利有望提升,但仍需考虑国际能源价格变化对农产品价格造成短期波动影响的风险。
玉米方面,短期来看,近期受运输成本攀升影响玉米价格波动较大,出现一段上涨行情,随着产区天气以及物流运输情况好转,新玉米上市规模放大,尤其是东北产区玉米开始释放上量信号,港口一度出现卸货难问题,而市场需求尚没有逐步扩大的迹象,玉米市场再度面临着高供应低需求的状态;长久来看,受收储制度影响目前国内玉米库存高企,供应未来一年内仍将处于宽松状态,明年玉米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豆粕方面,短期来看,近期在美豆出口持续强势利好及南美天气担忧、全球植物油期价暴涨等利多刺激下,美豆期价一路上涨,国内豆粕现货在盘面强势刺激、自身供应紧张趋势不改、春节临近终端开始提前启动备货等情况下同样上涨,此外,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进口大豆成本持续大涨,成本大涨也是豆粕行情持续走高的一大因素。中长期来看,12 月下旬后受大量大豆集中到港压力以及美豆垄断市场将结束、南美豆将开始步入销售将对豆粕行情产生向下压力,据11 月份农产品供需报告,再度上调美豆产量预期,明年豆粕供给整体偏松,价格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风险因素:原油与燃料乙醇互为替代品,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将带动燃料乙醇需求上涨从而传导至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原料玉米、甘蔗等。将重视油价上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